PKPM結構系列軟件
國內市場覆蓋度達 95%以上,國內房屋建筑的主要設計軟件。
2022年1月12日,國務院發(fā)布《“十四五”數字經濟發(fā)展規(guī)劃》,明確了“十四五”時期推動我國數字經濟健康發(fā)展的任務和目標。隨著5G、AI、大數據、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建筑行業(yè)的深度融合發(fā)展,行業(yè)數字化轉型發(fā)展已經成為大勢所趨。
在此背景下,構力智庫“建筑新視野”欄目主持人北京構力科技有限公司BIM總監(jiān)姜立對話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馬智亮。談一談建設行業(yè)數字化轉型對BIM技術的機遇與挑戰(zhàn),把脈行業(yè)形勢,為BIM發(fā)展提供新思路。
以下為智庫專家馬智亮教授的精彩觀點分享:
觀點1:馬智亮談BIM應用發(fā)展面臨的問題與應對措施
掃描上方二維碼查看視頻
觀點2:馬智亮談BIM技術國產化是破解“卡脖子”問題的關鍵
掃描上方二維碼查看視頻
觀點3:馬智亮談提高BIM應用水平的三個建議
掃描上方二維碼查看視頻
觀點4:馬智亮談未來建筑行業(yè)BIM技術的發(fā)展方向
掃描上方二維碼查看視頻
觀點5:馬智亮談清華大學BIM前沿技術應用研究與BIM人才培養(yǎng)
掃描上方二維碼查看視頻
專家介紹
馬智亮
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,博士生導師
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工程數字化分會顧問專家
中國圖學學會常務理事兼BIM專業(yè)委員會主任委員
住建部科技委綠色建造專委會委員
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(SCI檢索期刊,影響因子10.2)副主編
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 ▼
土木工程系始建于1926年,是清華大學歷史最為悠久的工程系科之一。設有6個研究所(教研室)、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、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、1個北京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,以及若干聯合研究中心。經過90余年的發(fā)展,土木工程系積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蘊。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(yǎng)緊密圍繞國家重大戰(zhàn)略需求,著眼國際學科發(fā)展前沿。在土木工程安全與耐久、土木工程防災減災、城鎮(zhèn)化與基礎設施建設、交通工程理論與實踐、工程建設信息化等領域形成了特色和優(yōu)勢學科方向。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、建設管理系堅持“世界一流、中國特色、清華風格、土木品牌”的學科建設定位,學科QS排名連續(xù)5年列全球前十,全國之首。
*本文為構力智庫原創(chuàng)文章,轉載請聯系授權
構力智庫·合作對接
電話:18500225875
郵箱:yangjie@cabrtech.com
國內市場覆蓋度達 95%以上,國內房屋建筑的主要設計軟件。
我國建設行業(yè)工程軟件的支撐平臺。平臺&軟件&生態(tài)。
國產自主研發(fā),更符合中國建設標準和工作流程的BIM軟件。
節(jié)能與綠建系列設計分析軟件,含多地官方指定節(jié)能軟件。
多格式模型的查看與審閱,免費、免注冊、免激活,下載就能終身用